2023云南好人袁平荣:一生只做一件事,一生只为一粒米
有这样一个人,成就斐然,成长经历却特别简单,三十年多年时间,他只做了一件事!这件事改变了云南高原山区水稻亩产不足五百公斤的状况,让农民增产增收,让我们的饭碗里,多了香甜的“云南制造”!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唯一禾稻一粒米而已。一起来看看水稻专家袁平荣的故事。
袁平荣:“我们云南从(海拔)76米到2700米,都有水稻种植,所以我们云南的水稻品种都是多样的,我们低海拔地区种的籼稻,高海拔地区是我们耐寒的粳稻品种,类型就多样。”
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一楼一间办公室里,水稻专家袁平荣正在专注地为自己三十多年来,研究水稻积累的经验和心得做着文字整理工作。他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博士。扎根云南省水稻科研工作三十余年。在他眼中,对自己的评价却只有两个字:普通。
袁平荣:“我自己就是一名科技人员,普通的科技人员。我一生,就是为了做云南的水稻育种这一块,就做了这一件事情。”
平时工作中的袁平荣不爱说话,但是一提起水稻,他就能滔滔不绝的讲上很久。云南地貌多样海拔差极大,山地多平地少,气候变化多样,在有限的自然条件下,最大限度改良水稻种质,让农民增产增收,成为他向前的动力。
袁平荣:“如何让农民愿意种稻,种好稻,有好的收益,那就要选择好的品种,这个品种既有较好的增长潜力,较好的抗病性。产量高了,农民就增收了,品质好,食味好,好的品质让老百姓吃了,他能吃得更好,增产又增收。”
小小的一粒米中,牵绊着百姓的餐桌,农家的生计,袁平荣和他的团队手里诞生的“云粳37号”稻种,历经二十多年精益求精选育,不但成为云南省优质稻种植面积最大、比较效益最高的品种,更让云南这片土地摆脱了因为气候、种质等因素,种植水稻的短板。
袁平荣:“原来老品种它可能可以(亩)产到四五百公斤,到了现在我们很多品种高的都到(亩产)七八百公斤,甚至我们在云南很多特殊类型的地区,我们到(亩产)了一千多公斤。(丽江)永胜的桃源乡,曾经达到了(亩产)1287公斤的最高产量。”
在倾心研究和实践的同时,袁平荣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去菜市场逛逛,从鲜活的瓜果蔬菜和品种丰富的粮食米面中,找到人们实在的喜好。秤杆子里蕴含着这位水稻科学家默默地付出。
袁平荣:“我们国家吃饱了,我们还要吃好,下一步我们要吃的更营养、更健康。”
上世纪90年代,从北京农业大学毕业的袁平荣回到云南,有幸追随著名水稻专家程侃声、贺庆瑞和蒋志农先生学习。入职的第一段经历,就是在云南元江,认认真真过了四年的“农夫生活”。
袁平荣:“稻田里面苦,每天太阳晒着,到田里穿着水鞋很热,另外还可能特别是栽秧的时候,找材料弄得满身的泥,但是我说这些对我来说,这种东西有时候到田间享受新鲜的空气,特别是看到好的材料,好的心情这是不一样的。”
如今,轮到自己挑起了云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的大梁,他肩上的担子从学术研究,理论实践转变成了带新人。袁平荣希望自己也像老师们那样,让这把“云南水稻”在年轻人手里继续大放异彩。
袁平荣:“传帮带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把我的经验,需要把我做的这些好的方法,好的做法,让年轻人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事业得到更大的发展。”
“吃饭”问题是基础民生的重中之重,是满足人们最基本的幸福感和安全感的保障。袁平荣视稻为道,用三十余年的漫长岁月,只做一件事,做好一件事,诠释了爱岗敬业中最质朴的坚守。
袁平荣:“正是因为有了这一辈子的坚持,一辈子沿着这条道路走。这一生只做了那么一件事,只为了这一粒米。”
文章来源:YNTV2都市条形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