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探讨】生态文明视野下传统稻种当代保护的路径选择探析——以贵州省黎平县尚重镇侗族人民保种实践为依托
摘要:生物物种多样性保护已成为时下全球共识,这就很自然地要将当代存活的主粮作物栽培种的保护提到议事日程。具体到我国而言,水稻为第一主粮,如果对当代存活的传统水稻栽培种不能做到有效保护传承和创新利用,那么水稻基因库的稳定储存将会受到巨大损失。然而,在当下的学术研究中,如何实施传统水稻栽培种的保护,众说纷纭,久议难决。如何探析经济实惠又行之有效的保护路径,成为学术界共同关注的头等难题。有幸的是,黎平县尚重镇的侗族人民在既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引又缺乏有力的社会支撑的背景下,通过自身的实践和努力,尝试传统稻种保护的具体路径和操作方法,其间的得失利弊自然不一而足,只要对他们的实践和成就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评估,那么正确的路径选择和方案也就自然蕴含其中,生态文明建设也能在这一领域内落地生根,为利国利民作出有益的贡献。
关键词:生态文明;保护;传统稻种;路径选择
“农业是生态产品的重要供给者,乡村是生态涵养的主体区,生态是乡村最大的发展优势”。在生物物种多样性呼声日益高涨、遍及全球的大背景下,对规模性种植的主粮作物而言,活态保护传承传统水稻栽培种,自然提到生态多样性保护的议事日程。水稻从唐代后期开始,在朝廷的不断推动下,逐渐成为中国的第一主粮。当下,水稻成为我国各族人民主食来源的第一主粮,种植范围遍及全国31个省(市、区)。然而,按照水稻的生物属性,其最佳适宜种植范围与实际种植面积呈现明显的反差。按照农学家的理解,要化解这一难题,只能凭借丰富水稻栽培品种的多样性。至于如何传承保护好历史积淀下来的传统稻种,自然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对此早有定论,生物多样性保护不能局限于对稻种本身的保护,它还关系到规模性农作物生物基因库的稳定储存问题。没有水稻基因库的稳定储存和完整保护,就不可能维持当下的水稻种植规模,势必还会影响到对水稻栽培品创新利用的战略决策。
一、保护传统稻种,打造传统水稻基因库的战略意义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命脉”。传统稻种是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它关系着国人的饭碗安全,只有把种业搞上去了,才能让种业装上更多的“中国芯”。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指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大力开展绿色高质高效行动,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提升粮食单产和品质。”“加快推进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强化精准鉴定评价。推进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启动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贯彻落实种子法,实行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依法严厉打击套牌侵权等违法犯罪行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实施好优质粮食工程。”无疑,具有农业“芯片”之誉的种子,特别是作为农业文化遗产——传统稻种便凸显出重要的价值。贵州省黎平县尚重镇的侗族人民结合当地实际,利用当地特殊水土资源和气候环境栽培选育而成的地方传统稻种,具有口感香柔、可食性强、食而不腻、营养丰富等特点,既米质上乘,又是保护传统稻种、打造传统水稻基因库的有效实践,意义突出。
(一)包括传统稻种在内的谷种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芯片”
“提高种子质量,推动种子产业化,发展现代种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由于水稻栽培品种受遗传基因影响及其节制,必然有各不相同的适用范围和空间。为确保我国水稻产量和规模稳定,我们需要具备各不相同的栽培品种基因储备,才能确保我国无论何地,都能做到水稻种植处于自然地理和生态系统较为适应的范围内。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投入少、收益高,且长期保持稳定。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保护好、传承好水稻栽培品种,就是为了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生态维护作出自己应有的责任和贡献。
贵州省黎平县尚重镇侗族人民至今还活态传承着260余个水稻栽培品种,这是我国农业一笔宝贵财富,亦是对我国生态安全作出的一份贡献。只要当地侗族人民的保护工作能够持之以恒,我们就能够筛选出适宜我国不同地区的不同品种。例如,在我国宁夏、内蒙古的阿拉善以及新疆的沙漠腹地,存在多个民族的水稻种植,但由于他们对稻种的引入来源缺乏知识储备,成效不佳。然而,黎平县尚重镇侗族人民保存下来的260余个水稻品种,他们都熟知其性能,娴熟把握种植技能,能够为其他地区稻种正确引进提供直接的支持和帮助,确保引进成功和维护生态平衡。只要能够做到这一点,侗族人民稻种保种知识可以获得直接利用价值,进而还能为世界水稻种植栽培品源稳定储存发挥积极作用。因而,只要他们能够保护好一个水稻栽培品种,就是对我国乃至世界的贡献。
(二)保护传承传统稻种是为了不断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全国粮食供应不足,袁隆平院士等专家应当时的国家和民族之急,完成了杂交稻的培育,解决了食粮难题,将中国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的手中,亦获得众多外国专家的称赞。中国民众饭碗里盛满了晶莹透亮的大米饭,是世界近代史的一项伟大创举。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仅要吃得饱,更要吃得好、吃得健康。此前单纯追求吃饱的目标也随之而变。当下,中国民众对稻米的日人均消费量正呈现下滑趋势,但对稻米质量的诉求却与日俱增,对稻米的色、香、味乃至营养成分的构成,皆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如果全国都只种植高产量的杂交稻,在新时代显然已经满足不了健康中国的需求,亦满足不了全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早在明清时期,黔东南的南部就是有名的“糯禾区”。虽经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至今该地区家家户户每年都有种植一定量糯稻的习惯,特别是在苗族和侗族地区的许多传统村落,仍然保存着较大面积的香禾糯种植和品种的多样性”。黎平县尚重镇却能在总面积3.7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6000亩)的土地上,有效地保护和传承了260余个传统水稻栽培品种,平均一亩地保护0.43个水稻栽培稻品,可见传统水稻栽培品种种源的丰富,亦可见在黎平县尚重镇侗族人民的艰苦付出和持之以恒的心血没有白费。
(三)保护传承传统稻种能够增进各民族的和谐与共荣
传统水稻栽培品种的培育及其活态传承,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还具有生态维护价值,而生态维护是全国各族人民的责任。任何一个活态传承的水稻栽培品种,都有其独特的生态背景,只要种植在最佳的环境中,最终都会使得每个水稻栽培品种做到经济收入和生态维护的双赢。这样的双赢是历经数千年新陈代谢的验证。这意味着,只要做到有效保护传承和科学匹配种植,不同的水稻栽培品种都可以做到生态维护的兼容,更可以做到可持续的运行和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说,黎平县尚重镇侗族人民培育一个水稻栽培品种,只要得到合理和科学利用,我们都可以视之为全国生态维护作出一份贡献。仅凭借生态维护的共性需求,只要在这方面做出一份努力,都可以为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提供一份支持。而不同的水稻品种产业化后所能提供的商品化食材,散布全国各地,使中国的每一个民族通过这份物流,更深了解和深刻领悟侗族文化,从而增进民族间的相互认知和理解,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尽一份责任。与此同时,黎平县尚重镇侗族人民在这一过程中,增强了一份自尊、自信和自豪,进而深化侗族同胞与中国其他兄弟民族间的理解和亲近。
总之,传统稻种的活态传承及其创新利用,水稻的栽培品种不仅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价值,还能对促进各民族间的理解及和谐,发挥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随着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当下,我们已经告别了吃饭单纯靠“量”的时代,进入了“量”和“质”并重的新时代。黎平县尚重镇侗族人民培育和传承下来的水稻栽培品种,亦迎来了大放异彩的春天。面对未来,如何将这些水稻栽培品种保护好并加以创新利用,自然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而要深化对这一课题的认识,我们就不得不探究当下活态传承的难点和堵点何在,活态传承才能做到应对有方。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稻种保护的主体如家庭个体、国家、社会团体等,以及稻种的保护手段、保护功能,因追求目标不同、经济不对称、报偿不落实以及文化惯性等原因,亦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面临着系列的发展困境和问题。
(一)传统稻种在社会发展变迁中渐行式微
中华农耕文化悠久而厚重,历时几千年来的农耕文明充满了老祖宗的智慧,而传统稻种是人类先民的智慧结晶,每颗种子都有其独特的基因和价值。在偏远的广大侗族乡村,依然保留有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传统稻种,其蕴含着以人为本、取物顺时、天人合一、循环利用等哲学思想。在传统社会里,“侗族最主要的生计手段是稻作,稻作是侗族生存发展的前提和条件。由稻作而形成的稻作文化是侗族文化的核心,是侗族文化发展的原动力,侗族的社会制度体系、文学艺术和精神信仰都离不开稻作基础”。侗族是贵州人口最多的世居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都柳江、清水江及沅江上游的低山丘陵地区。侗族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贵州省农业传统保存最好的民族之一。黎平县尚重镇及其周边地区,平均海拔在400~1300米,年均气温为14℃~17℃,这些地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丰沛,非常适合种植水稻。黎平县尚重镇及周边地区良好的生态,优良的空气、水和肥沃的土壤,适合创建有机粮品牌,适宜种植和推广传统稻种,发展绿色产业,这在绿色消费的新时代正当其时。
在传统农耕社会,黎平县尚重洋洞及周边片区主要种植糯禾稻,如秆高的古糯稻品种,尤其是白香禾与黑香禾。其不仅具有穗长、粒粗、优质和芬香等特点,而且秆高,有利于稻田高位蓄水,适合鱼儿生长,还使稻种能在山区获得更多的阳光,获取更多的产量。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20世纪50年代末期,政府正式提出“糯改黏”,把传统香禾糯品种改种黏稻(即非糯稻品种);20世纪60—70年代,甚至采取行政命令的手段要求种植黏稻;20世纪80年代分田到户后,为解决人地矛盾、粮食供求矛盾等问题,杂交水稻取代传统的香禾糯品种,虽然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非糯稻品种生长周期较短,侗族传统的稻鱼鸭共生系统渐行式微。传统稻种品种的变化带来了一系列文化的变化,如香禾糯不仅是一种食品,还是侗族地区广大侗族人民社交的重要物资。侗族妇女服饰所用布匹染色离不开香禾糯的稻草灰,百褶裙作色和褶制需要糯稻草作为辅助材料,一旦香禾糯种失传,这些优美的服饰也可能随之消亡。又如当地重阳酒的制作必须用香禾糯作为原料,一旦香禾糯种失传,重阳酒也将不存在,其节日也将因无所依附而丧失了传统意义。
(二)传统稻种在保护传承中遭遇的“量”与“质”的矛盾
当下,有幸得以活态传承的水稻及其栽培品种,乃是漫长历史积淀延续的产物。这样的保种传承方式,本身植根于学术界所称的“产时经济时代”(抑或“自然经济时代”)。在那样的时代,农民种植水稻,通常都是在自己的耕地内靠耕种者去完成水稻种子的保护和传承,而且在自己耕地内去完成这样的历史使命,我们仅是受惠于各民族先民而幸运获得各种水稻栽培品种的实惠而已。而当今社会却大不相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水稻的消费者,只要付钱就可以买到水稻商品;作为水稻种子消费者,只要付钱就可以买到水稻种子。如此这般,水稻栽培品种的传承与保护,显然不能仰仗这一生态使命,我们还受时代的规约,务必按照市场规则去实现传统稻种的传承和保护,这显然是一项此前未曾遭逢的新问题、新挑战。
传统水稻栽培品种的保种、留种,其间的量与质的辩证统一关系,各族人民自己了如指掌,不适合种植及产量低的稻种决不会留下和种植,产量无法得到保证、种植风险大、口感又不好的稻种也决不会留下和种植。不无遗憾之处在于,当今的保种、留种事业已经翻开了的新的一页,各地各族人民都得从种子公司或农贸市场上购买稻种。问题在于,人民群众购买稻种后,在自己使用的耕地上进行种植生产,其产量高低、品质优差,是否适合自己耕地的种植,各地各族人民一概没有把握,全凭种子公司及卖稻种的人介绍推销。种子公司及卖稻种的人皆是为赢利而卖,卖出去的稻种能种出什么样的结果,他们一概不知,通常都是按照此前销售情况向各族人民作介绍而已。如此这样,稻种的质与量,在卖稻种公司的宣传中肯定会尽可能放大其有利一面,而有意识地掩盖其不足一面。这样一来,稻种的质与量的辩证统一关系,就有可能在无意识中造成错位。要做好传统水稻的保种、留种工作,各族人民自己心里没底,种子公司又不能全权担保,一旦出现差错,缺乏有效应对措施。最终导致要么打官司、进行司法诉讼,要么是自认倒霉、承担损失。任何一方都无法在自己可控范围内确保水稻种子质与量的辩证统一。
要确保水稻种子质与量的辩证统一,最终需要落实到水稻种子的生产上,最终得通过国家认定的专家团队去监督和鉴定。这意味着,水稻种子的栽培与保护,全依靠种子的生产商和社会监督体系去负责。尽管当下人民依然可以保种、留种,但如果他们想去完成保种、留种的历史使命,便不可避免地与当下的主流保种、留种主体冲突。为完成这样的历史使命,我们不得不建构全新的保种、传种新体制,方能满足当下传承保护优良水稻栽培品种的历史使命。为此,通过梳理水稻保种的古今差异,就显得必不可少。原因在于,当下的水稻栽培品种的保种工作,之所以会出现许多的难点、堵点,都是因为社会变迁而导致梳理不清晰,制约着我们化解这些难点、堵点。一是在保护主体方面,传统上是各族人民个人、家庭、宗族、社区,当下则是种子公司、科研单位、国家指派的行政机构及监察机构等;二是在保护范围方面,传统上是各族人民在自己的耕地内完成,当下则是科研机构的试验场、国家委任的保种机构或者种子公司雇佣工人去具体实施;三是在手段方面,传统上是由各族人民凭借经验去选种、留种、传种,当下则是靠公认的科学技术、采用现代的科学手段,去承担育种、保种、传种的职责;四是在保种成效方面,传统上是各族人民为自己、为子孙后代、为所处社区负责,可以切实做到保护当地适宜的稻种,并得以超长期传承和延续。而当下则是在市场规约节制下的相关单位企业为国家负责,保种的成效既取决于国家政策又受到市场规则的制约,这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个人兴趣爱好的影响。人员又不可避免地发生流动,以至于保种成效受到一系列不可测因素的干扰,保种工作的可持续性无法得到充分保障。由此看来,传统及现行的保种办法各有长短,只凭其中的一种手段和办法均难做到万无一失。只有在二者之间扬长避短、双轨运行,方能收到理想的保种成效。
三、实施传统稻种保护的难点堵点及其路径探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四条“国家扶持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和选育、生产、更新、推广使用良种,鼓励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相结合”的规定,为实现粮种与保种的有效衔接和兼用指明了方向。在此,有必要客观总结侗族人民于育种、保种实践上的所作所为和相关经验教训。因为,只有做好两个方面的结合兼用,才可能通过一个立足点得出评价得失的活态依据。为此,特从信息不对称、报偿难落实、文化惯性持续干扰三个方面,去探索化解难点和堵点的可行对策。
(一)信息不对称及其破解路径
黎平县尚重镇的侗族人民,可贵之处在于,他们一致认定传统水稻传种保种、创新利用直到今天并没有失去其应有价值,因而他们对水稻保种能够持之以恒、坚持传统,同时又能做到与时俱进,对现代科学技术和生态问题有足够的敏感性和求知欲。从实际情况看,他们确实做到保护260余个水稻栽培品种。但是,他们当下面对的困难也不容忽视。他们的一切努力很难走出大山,只能囿于当地小圈子,无法在国内市场赢得一席之地,甚至难以获得世人的认知与理解。造成此困难的症结在于,他们与全国市场大环境存在着不容忽视的信息不对称差距。据调查表明,当地的侗族人民,都知道无序推广杂交水稻并不适于他们所生息的自然环境,更知道只凭借化学农药去种植的杂交水稻,很难达到高质高量的追求,也满足不了多层次、多渠道的消费需求,且留下化肥农药的生态负效应。他们更知道,他们所种植的高质量稻米,消费者乐于消费,他们对外界事物并不陌生。相反,都市人群却鲜有知晓他们手中稻米的品质,他们种植的品种为何、长势如何,甚至他们住在何地、所处环境怎样,都市人群更是闻所未闻。生产者与消费人群的信息不对称,如果找不到破解信息不对称的办法,侗族人民的一切努力,就无法在国内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保种工作也很难做到可持续发展。
面对如此的困境,侗族人民并未气馁,也在想方设法改变信息不对称的现状。例如,创新营销方式,通过举办“千牛同耕节”、入驻抖音平台等渠道,对传统稻种进行展示、推介和宣传;通过与相关企业合作,以授权商标使用权方式,借用企业资源运营推广;通过招募志愿者和环保爱心人士义务参与,共建“有机小镇”,坚持“藏种于民”,发展“订单农业”,带动群众依靠承包耕地进行传统作物保育;通过将购买尚重有机生态稻米的消费者以及到尚重旅游的游客吸纳为“新村民”,邀请他们加入当地保种育种合作社,义务担任宣传员进行全方面的宣传;通过动员在外工作及务工青年村民,创建多个“微信群”,积极宣传保护传承传统稻种以及有机生态稻米;通过加入国际有机联盟等组织,以期将有机生态稻米打入城市高端消费市场,等等。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黎平县尚重镇侗族人民在当地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主动争取到部分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多次获得CCTV多个频道和《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人民政协报》、《贵州日报》及新加坡电视台等海内外一些媒体报道。例如,CCTV报道共计15次,包括2019年春节期间“CCTV1”在“新闻联播”播出3分44秒,“朝闻天下”播出12分钟,撒贝宁“绿水青山看中国”5分钟,《人民日报》5次,新华社9次;凤凰网、新加坡卫视及主流媒体海外报道;贵州及其他省市主流媒体报道20多次;抖音、今日头条、西瓜视频、快手等新媒体播放量超5亿次;“福布斯”报道《“藏种于民”,在中华最后的牛耕部落守护古代农耕文化》3000字;中国作家协会发表14万字纪实文学《最后的牛耕部落》等,这些举措有效地提高了传统稻种保护传承基地的声誉度和影响力。
(二)报偿难到位及其破解路径
黎平县尚重镇侗族人民经过百般努力,确实做到260余种水稻栽培品种的当代活态传承,但他们能够获得的经济报偿,大部分收益均来自于出售大米的有限收入。然而,这项工作并不仅仅局限于可以吃饱饭,而是应立足于满足高品质的有机生态食品需求。按照市场公平交易规则,他们完全有理由高价出售有限的有机生态大米,但市场价格定价让他们无力掌控,甚至产出的稻米是否是高质量,他们也付不起高昂的鉴定费用。值得一提的是,黎平县尚重镇侗族人民所从事的这项工作,还是一项生态建设工程,能够为当地生态建设作出积极贡献,为当地乃至全国提供生态服务及相关产品。但他们在这方面的付出与贡献,至今还没有相应办法和渠道去加以兑现报偿。
更为关键的是,他们通过保种而产出的优质生态大米,还是一条联系各族民众的物流纽带,足以增进全国各民族的相识、相知和相互理解,能够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有益贡献。但这些贡献如何获得应有的公平回报,至今尚未列入议事日程。如何给他们合理的回报,侗族人民同样掌控不了,甚至没有自己的话语权。
所幸的是,侗族人民并未气馁,努力争取相关社会团体的支持。例如,黎平县尚重镇自己建立的“牛耕部落”合作社,通过以合作社的方式参与实施“中国好粮油”三年(2018年、2019年、2020年)行动示范项目,共计投资1187万元,获得中央财政补助356万元、省级财政补助83万元。近几年来,当地的侗族人民为打造保种育种及有机生态稻米生产基地,政府以项目扶持方式投资100万元建设生态稻米加工厂,投资360万元建设有机稻米生产基地,投资600万元加大路、水、电等完善基础设施,补助150万元完善其他。此外,当地政府通过联合相关协会、企业等社会组织,积极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申请和保护,实施品牌战略,对有机生态稻米进行统一加工、包装、销售,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通过以项目倾斜、财政贴息等办法,在加工设备、产品包装、市场营销等方面加大扶持,对有机生态稻米进行精深加工,不断提升标准化、市场化水平。
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侗族人民通过集体力量,去争取本来属于他们公平合理的报偿。在县级层面,成立了由县政协主席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组织、宣传、发改、农业、水利、交通、文旅、科技等部门为成员的县级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推进机制,以便统筹抓好传统稻种保护传承的建设规划、政策指导、产业扶持等工作;在乡镇级层面,成立了由乡镇党委书记任指挥长、业内人士任产业顾问、镇乡相关站办所为成员的乡级指挥部,以便协调做好规划实施、项目建设、宣传动员、产业培训、致富带头人培育等产业发展全过程跟踪服务工作;在村级层面,由驻村第一书记牵头,带领村支“两委”班子,联合返乡创业大学生、致富带头人、村贤能人等本土优秀人才,成立本土合作组织,推行村社合一,使保种工作有一个常设运转机构。
(三)文化惯性延续引发干扰及其破解路径
在传统农耕社会,黎平县尚重镇侗族人民主要种植糯禾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杂交水稻取代传统的香禾糯品种。虽然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非糯稻品种生长周期较短,侗族传统的稻鱼鸭共作系统逐渐式微。但是,侗族人民并未就此停种香禾糯,他们依然按照传统继续种植香禾糯,依旧留存自己生产的香禾糯。
正是侗族人民们的执着、自尊与自信,并以他们的执着、自尊与自信去引导那些高消费人群,让他们的消费目光回到中国来,回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来,并让他们注意到一个历史事实:100多年前,美国知名学者富美克林·金受美国联邦政府的委托,出访中国、日本、朝鲜、韩国等,回国后撰写《四千年的农夫》这本农学名著,书中对中国农业、农村、农民大加赞赏,号召美国要向中国学习,这本书的后续影响力至今还在延续中。有鉴于此,我们需要不断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各方共同发力方能形成推动历史发展的合力,不断保护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重新审视黎平县尚重镇侗族人民对保护传承传统稻种的行为,我们认为,当前社会中即使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干扰,但只要全国各兄弟民族一起行动起来,通过开导、宣传、教育,积极防范和应对这样或那样的干扰,一切必将迎刃而解。
四、结语
种子是农业发展的“芯片”,保护种子安全已成为国家战略。我们知道,保种难,但办法总比困难多。经过漫长历史岁月积淀下来的农作物栽培种、地方种,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珍贵遗产。随着时代演进和社会背景的变迁,要保护好、创新利用好这笔遗产,显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而是一项复杂的文化生态系统工程。还有待学界继续深入探究,并有待社会各界一起去关注和发力。为此,本文谨通过黎平县尚重镇个案,力图去揭示文化生态变迁的历史问题,因为它是关系到如何把种子、如何把粮食牢牢掌控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中的时代使命问题,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以期实现产业振兴与生态振兴的有机结合,以期实现经济兴、百姓富和生态美的有机结合。
编辑说明:文章来源于《贵州民族研究》2024年第1期。图片来源于网络。原文版权归作者和原单位所有。篇幅限制,注释从略。
文章来源:生态文明智慧
END
本平台为生态文明智慧研究相关学术交流平台,转载发布内容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我们,小编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我们希望学术资源共享的同时,与您共同维护互联网的良好生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