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计多端的拟花昆虫

来源:www.news.com.au

呆呆
兰花螳螂
螳螂中最有名的拟花种类就是兰花螳螂,中文正名是拟皇冠花螳 Hymenopus coronatus,因外貌酷似兰花而得名兰花螳。
瞧它的足演化出类似花瓣的构造和颜色,拟态花朵而不会被猎物察觉,适合守株待兔的捕食方式,静待猎物前来温柔一杀。

来源:见水印
不过,兰花螳也不是从一开始就是漂亮模样,刚从卵中孵出时,有着橙色和黑色的配色,看起来十分扎眼。

一龄若虫
经过蜕皮之后才慢慢变为白色或粉色,此时看上去才算得上真正的“美人”。

而等到它们性成熟时,粉红色会消失而出现棕色的色斑,体色也会慢慢转变为浅黄色,屁股也不像之前那么翘,此时看起来就没那么耀眼。

来源:smallexoticfarm.ie
瓦氏刺花螳Pseudocreobotra wahlbergi,前翅有标志性的环形斑纹,如同箭靶,全身布满棘刺,是一位看得摸不得的“美人”。

瓦氏刺花螳成虫

来源:见水印
瓦氏刺花螳高龄若虫
大魔螳Idolomantis diabolica 高大威武、英姿飒爽,被称为“螳螂中的桂冠”,是所有模拟花朵的螳螂中体型最大的,也是世界上最稀有的螳螂。

大魔螳
小时候的大魔螳像不像“外星来客”?

+ 伪 装 成 花 的 螳 瘤 蝽 +

来源:见水印
螳瘤蝽非常善于隐藏,它们的身体及颜色也与植物很相似,往往不仔细看就不能发现,而且为了要适应环境以更好的存活,即使是同一个物种,在不同的花上颜色也是不一样的。

来源:David Punzalan
在不同花朵上的美洲瘤猎蝽Phymata americana
它们藏伏花上或植物上,当猎物靠近时即用前足捉住。前足的胫节及膨大的腿节上均有刺,会把猎物夹在这两节形成的钳内,挣脱不得。
+ 伪 装 成 花 的 毛 毛 虫 +
许多毛毛虫为了很好地隐藏自己,非常聪明地学会了通过改变体色来适应周围的环境,比如尖翅银灰蝶Curetis acuta幼虫吃叶片体绿色,吃花时体色变得鲜艳。
当尖翅银灰蝶在美丽胡枝子上生活时,幼虫便有着和寄主的花一样的颜色,所以很难被发现。
来源:见水印
尖翅银灰蝶幼虫
琉璃灰蝶属的灰蓝琉璃灰蝶Celastrina echo幼虫在不同的寄主上也有不一样的体色:

来源:www.raisingbutterflies.org

来源:www.raisingbutterflies.org
如果自身条件不足,有些毛毛虫还会借助外物来伪装自己。
来源:HOPE ABRAMS (Hopefoote on Flickr)
合绿尺蛾属Synchlora的毛毛虫就有一个独特的本领,它们可以利用植物的花朵来伪装自己。
曲线合绿尺蛾Synchlora aerata就是该属的经典代表,由于其伪装本领“变幻莫测”,还常被称为伪装尺蠖。
来源:commons.wikimedia.org
它们可以从所在的植物上摘取叶子和花瓣,并用腺体产生的丝线将花瓣黏在身上,精心制作成“鲜花衣”,从而很好地伪装成植物。如果有风吹过花朵,伪装尺蠖还会随风轻轻摆动,模仿花儿在风中摇曳。
来源:JIM MCCORMAC @ jimmccormac.blogspot.ca
更为聪明的是,伪装尺蠖还懂得紧跟“时尚”,当花瓣枯萎褪色了,它们就会把“旧衣”脱掉,换上“新衣”。
来源:JIM MCCORMAC @ jimmccormac.blogspot.ca

当然,除了昆虫外,不少蜘蛛也喜爱伪装成花朵的模样:
来源:zh.wikipedia.org
弓足梢蛛Misumena vatia是蟹蛛科梢蛛属的蜘蛛,它们体型较小,体色与花瓣颜色相似,可以很好地隐藏在花中,坐等猎物上门。
来源:commons.wikimedia.org
而且弓足梢蛛还会根据环境不同,改变体色。当它们选择黄色花朵作为藏身场所时,身体外层细胞可以分泌一种黄色液体色素并传输到最底层,充满内腺,体色随之变成黄色。

来源:www.insects.at
而在白色花朵上待较长时间时,黄色色素则会被排出,体色变为白色。
来源:en.wikipedia.org
巴西蟹蛛Epicadus heterogaster对于花朵的模仿更是出神入化,不仅体颜色多变,模样也甚是精致,像一件精美的瓷器。
© Paul/flickr
巴西蟹蛛
欢迎留言和我们分享~
文章来源:人呆手户